1
0
mirror of https://github.com/Snailclimb/JavaGuide synced 2025-08-14 05:21:42 +08:00

Compare commits

..

15 Commits

Author SHA1 Message Date
Guide
5e421dc06a
Merge pull request #1791 from hx78/patch-1
Update performance-test.md
2022-08-19 12:45:43 +08:00
Guide
b7f9f90768
Merge pull request #1792 from haonange1314/patch-1
Update a-thousand-lines-of-mysql-study-notes.md
2022-08-19 12:45:16 +08:00
Guide
4ef1f602cf
Merge pull request #1793 from zdkcomeon/zdkcomeon-patch
修改笔误,把进程改为线程,类在初始化阶段会可能会导致多个线程阻塞吗,不是多个进程阻塞
2022-08-19 11:36:14 +08:00
Guide
288b28783a
Merge pull request #1795 from jackfanwan/deve
修改笔误
2022-08-19 11:31:47 +08:00
Guide
e9860c2225
Merge pull request #1796 from jackfanwan/deve-one
修改字段
2022-08-19 11:31:21 +08:00
Guide
c9a3be4a94
Merge pull request #1799 from Carbda/patch-1
Update java-concurrent-questions-02.md
2022-08-19 11:25:16 +08:00
guide
a7b2346df3 Update web-real-time-message-push.md 2022-08-19 11:20:52 +08:00
guide
2f954034ef [docs add]Web 实时消息推送详解 2022-08-19 11:13:03 +08:00
Carbda
d67403e140
Update java-concurrent-questions-02.md
方法大小括号的使用规范
2022-08-18 23:20:21 +08:00
fanwanlong
b2a1adef83 修改字段 2022-08-18 16:45:45 +08:00
fanwanlong
eac0ec16d2 修改文件多余 2022-08-18 15:36:29 +08:00
fanwanlong
98d2c8df47 修改笔误 2022-08-18 15:32:54 +08:00
zdkcomeon
b6a870069a
修改笔误,把进程改为线程,类在初始化阶段会可能会导致多个线程阻塞吗,不是多个进程阻塞 2022-08-17 16:34:06 +08:00
奋斗的小果
f8d67637cc
Update a-thousand-lines-of-mysql-study-notes.md
mysql连接命令的[地址]是-h
2022-08-17 09:22:36 +08:00
hx78
ab731aee34
Update performance-test.md
更新性能测试入门章节的错误描述
2022-08-17 08:36:59 +08:00
10 changed files with 479 additions and 13 deletions

View File

@ -287,11 +287,15 @@ JVM 这部分内容主要参考 [JVM 虚拟机规范-Java8 ](https://docs.oracle
#### 敏感词过滤
[敏感词过滤](./docs/system-design/security/sentive-words-filter.md)
[敏感词过滤](./docs/system-design/security/sentive-words-filter.md)
### 定时任务
[《Java定时任务大揭秘》](./docs/system-design/schedule-task.md)
[Java 定时任务详解](./docs/system-design/schedule-task.md)
### Web 实时消息推送
[Web 实时消息推送详解](./docs/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md)
## 分布式

View File

@ -377,6 +377,7 @@ export const sidebarConfig = defineSidebarConfig({
],
},
"schedule-task",
"web-real-time-message-push",
],
},
{

View File

@ -19,7 +19,7 @@ tag:
-- 创建Windows服务
sc create mysql binPath= mysqld_bin_path(注意:等号与值之间有空格)
/* 连接与断开服务器 */
mysql -u 地址 -P 端口 -u 用户名 -p 密码
mysql -h 地址 -P 端口 -u 用户名 -p 密码
SHOW PROCESSLIST -- 显示哪些线程正在运行
SHOW VARIABLES -- 显示系统变量信息
```

View File

@ -91,7 +91,7 @@ category: 高可用
理清他们的概念,就很容易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 **QPSTPS** =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 **并发数** = QPS\平均响应时间
- **并发数** = QPS*平均响应时间
书中是这样描述 QPS 和 TPS 的区别的。
@ -113,7 +113,7 @@ category: 高可用
对被测试的系统继续加大请求压力,直到服务器的某个资源已经达到饱和了,比如系统的缓存已经不够用了或者系统的响应时间已经不满足要求了。
负载测试说白点就是测试系统的上线
负载测试说白点就是测试系统的上
### 压力测试

View File

@ -294,7 +294,11 @@ JVM 这部分内容主要参考 [JVM 虚拟机规范-Java8 ](https://docs.oracle
### 定时任务
[《Java定时任务大揭秘》](./system-design/schedule-task.md)
[Java 定时任务详解](./system-design/schedule-task.md)
### Web 实时消息推送
[Web 实时消息推送详解](./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md)
## 分布式

View File

@ -353,7 +353,7 @@ JDK1.6 对锁的实现引入了大量的优化,如偏向锁、轻量级锁、
JDK 中自带的`ThreadLocal`类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 **`ThreadLocal`类主要解决的就是让每个线程绑定自己的值,可以将`ThreadLocal`类形象的比喻成存放数据的盒子,盒子中可以存储每个线程的私有数据。**
如果你创建了一个`ThreadLocal`变量,那么访问这个变量的每个线程都会有这个变量的本地副本,这也是`ThreadLocal`变量名的由来。他们可以使用 `get` 和 `set` 方法来获取默认值或将其值更改为当前线程所存的副本的值,从而避免了线程安全问题。
如果你创建了一个`ThreadLocal`变量,那么访问这个变量的每个线程都会有这个变量的本地副本,这也是`ThreadLocal`变量名的由来。他们可以使用 `get()` 和 `set()` 方法来获取默认值或将其值更改为当前线程所存的副本的值,从而避免了线程安全问题。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两个人去宝屋收集宝物,这两个共用一个袋子的话肯定会产生争执,但是给他们两个人每个人分配一个袋子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把这两个人比作线程的话,那么 ThreadLocal 就是用来避免这两个线程竞争的。

View File

@ -73,7 +73,7 @@ Class 文件需要加载到虚拟机中之后才能运行和使用,那么虚
> 说明: `<clinit> ()`方法是编译之后自动生成的。
对于`<clinit> ()` 方法的调用,虚拟机会自己确保其在多线程环境中的安全性。因为 `<clinit> ()` 方法是带锁线程安全,所以在多线程环境下进行类初始化的话可能会引起多个程阻塞,并且这种阻塞很难被发现。
对于`<clinit> ()` 方法的调用,虚拟机会自己确保其在多线程环境中的安全性。因为 `<clinit> ()` 方法是带锁线程安全,所以在多线程环境下进行类初始化的话可能会引起多个线程阻塞,并且这种阻塞很难被发现。
对于初始化阶段,虚拟机严格规范了有且只有 5 种情况下,必须对类进行初始化(只有主动去使用类才会初始化类)

View File

@ -1,4 +1,14 @@
# Java 定时任务详解
---
title: Java 定时任务详解
category: 系统设计
head:
- - meta
- name: keywords
content: 定时任务,Quartz,Elastic-Job,XXL-JOB,PowerJob
- - meta
- name: description
content: XXL-JOB 2015 年推出已经经过了很多年的考验。XXL-JOB 轻量级并且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虽然存在性能瓶颈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企业的基本需求来说是没有影响的。PowerJob 属于分布式任务调度领域里的新星其稳定性还有待继续考察。ElasticJob 由于在架构设计上是基于 Zookeeper ,而 XXL-JOB 是基于数据库性能方面的话ElasticJob 略胜一筹。
---
## 为什么需要定时任务?

View File

@ -37,7 +37,7 @@ head: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简称 RBAC** 指的是通过用户的角色Role授权其相关权限实现了灵活的访问控制相比直接授予用户权限要更加简单、高效、可扩展。
一个用户可以拥有若干角色,每一个角色可以被分配若干权限这样,就构造成“用户-角色-权限” 的授权模型。在这种模型中,用户与角色、角色与权限之间构成了多对多的关系。
一个用户可以拥有若干角色,每一个角色可以被分配若干权限这样,就构造成“用户-角色-权限” 的授权模型。在这种模型中,用户与角色、角色与权限之间构成了多对多的关系。
用一个图来描述如下:
@ -190,9 +190,9 @@ head:
系统操作日志会分为两大类:
1. **操作流水日志** :用户可看、可查的关键操作日志
2. **服务 Log 日志** :系统服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Log 日志 其中,服务 Log 日志信息量大于操作流水日志,但是不方便搜索查看。所以权限系统需要提供操作流水日志功能。
2. **服务 Log 日志** :系统服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Log 日志,其中,服务 Log 日志信息量大于操作流水日志,但是不方便搜索查看。所以权限系统需要提供操作流水日志功能。
在新权限系统中,用户所有的操作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新增、更新、删除。所有的模块也可枚举,例如用户管理、角色管理、菜单管理等。明确这些信息后,那么一条日志就可以抽象为:什么人(Who)在什么时间(When)对哪些人(Target)的些模块做了哪些操作。
在新权限系统中,用户所有的操作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新增、更新、删除。所有的模块也可枚举,例如用户管理、角色管理、菜单管理等。明确这些信息后,那么一条日志就可以抽象为:什么人(Who)在什么时间(When)对哪些人(Target)的些模块做了哪些操作。
这样把所有的记录都入库,就可以方便的进行日志的查看和筛选了。
## 总结与展望

View File

@ -0,0 +1,447 @@
---
title: Web 实时消息推送详解
category: 系统设计
head:
- - meta
- name: keywords
content: 消息推送,短轮询,长轮询,SSE,Websocket,MQTT
- - meta
- name: description
content: 消息推送通常是指网站的运营工作等人员,通过某种工具对用户当前网页或移动设备 APP 进行的主动消息推送。
---
我有一个朋友做了一个小破站,现在要实现一个站内信 Web 消息推送的功能,对,就是下图这个小红点,一个很常用的功能。
![站内信 Web 消息推送](https://guide-blog-imag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github/javaguide/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1460000042192380.png)
不过他还没想好用什么方式做,这里我帮他整理了一下几种方案,并简单做了实现。
## 什么是消息推送?
推送的场景比较多,比如有人关注我的公众号,这时我就会收到一条推送消息,以此来吸引我点击打开应用。
消息推送通常是指网站的运营工作等人员,通过某种工具对用户当前网页或移动设备 APP 进行的主动消息推送。
消息推送一般又分为 Web 端消息推送和移动端消息推送。
移动端消息推送示例
![移动端消息推送示例](https://guide-blog-imag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github/javaguide/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IKleJ9auR1Ojdicyr0bH.png)
Web 端消息推送示例:
![Web 端消息推送示例](https://guide-blog-imag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github/javaguide/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image-20220819100512941.png)
在具体实现之前咱们再来分析一下前边的需求其实功能很简单只要触发某个事件主动分享了资源或者后台主动推送消息Web 页面的通知小红点就会实时的 `+1` 就可以了。
通常在服务端会有若干张消息推送表,用来记录用户触发不同事件所推送不同类型的消息,前端主动查询(拉)或者被动接收(推)用户所有未读的消息数。
![消息推送表](https://guide-blog-imag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github/javaguide/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1460000042192384.png)
消息推送无非是推push和拉pull两种形式下边我们逐个了解下。
## 消息推送常见方案
### 短轮询
**轮询(polling)** 应该是实现消息推送方案中最简单的一种,这里我们暂且将轮询分为短轮询和长轮询。
短轮询很好理解,指定的时间间隔,由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 HTTP 请求,服务器实时返回未读消息数据给客户端,浏览器再做渲染显示。
一个简单的 JS 定时器就可以搞定,每秒钟请求一次未读消息数接口,返回的数据展示即可。
```typescript
setInterval(() => {
// 方法请求
messageCount().then((res) => {
if (res.code === 200) {
this.messageCount = res.data
}
})
}, 1000);
```
效果还是可以的,短轮询实现固然简单,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由于推送数据并不会频繁变更,无论后端此时是否有新的消息产生,客户端都会进行请求,势必会对服务端造成很大压力,浪费带宽和服务器资源。
### 长轮询
长轮询是对上边短轮询的一种改进版本,在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器资源浪费的同时,保证消息的相对实时性。长轮询在中间件中应用的很广泛,比如 Nacos 和 Apollo 配置中心,消息队列 Kafka、RocketMQ 中都有用到长轮询。
[Nacos 配置中心交互模型是 push 还是 pull](https://mp.weixin.qq.com/s/94ftESkDoZI9gAGflLiGwg)一文中我详细介绍过 Nacos 长轮询的实现原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瞅瞅。
长轮询其实原理跟轮询差不多,都是采用轮询的方式。不过,如果服务端的数据没有发生变更,会 一直 hold 住请求,直到服务端的数据发生变化,或者等待一定时间超时才会返回。返回后,客户端又会立即再次发起下一次长轮询。
这次我使用 Apollo 配置中心实现长轮询的方式,应用了一个类`DeferredResult`,它是在 Servelet3.0 后经过 Spring 封装提供的一种异步请求机制,直意就是延迟结果。
![长轮询示意图](https://guide-blog-imag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github/javaguide/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1460000042192386.png)
`DeferredResult`可以允许容器线程快速释放占用的资源,不阻塞请求线程,以此接受更多的请求提升系统的吞吐量,然后启动异步工作线程处理真正的业务逻辑,处理完成调用`DeferredResult.setResult(200)`提交响应结果。
下边我们用长轮询来实现消息推送。
因为一个 ID 可能会被多个长轮询请求监听,所以我采用了 Guava 包提供的`Multimap`结构存放长轮询,一个 key 可以对应多个 value。一旦监听到 key 发生变化,对应的所有长轮询都会响应。前端得到非请求超时的状态码,知晓数据变更,主动查询未读消息数接口,更新页面数据。
```java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polling")
public class PollingController {
// 存放监听某个Id的长轮询集合
// 线程同步结构
public static Multimap<String, DeferredResult<String>> watchRequests = Multimaps.synchronizedMultimap(HashMultimap.create());
/**
* 设置监听
*/
@GetMapping(path = "watch/{id}")
@ResponseBody
public DeferredResult<String> watch(@PathVariable String id) {
// 延迟对象设置超时时间
DeferredResult<String> deferredResult = new DeferredResult<>(TIME_OUT);
// 异步请求完成时移除 key防止内存溢出
deferredResult.onCompletion(() -> {
watchRequests.remove(id, deferredResult);
});
// 注册长轮询请求
watchRequests.put(id, deferredResult);
return deferredResult;
}
/**
* 变更数据
*/
@GetMapping(path = "publish/{id}")
@ResponseBody
public String publish(@PathVariable String id) {
// 数据变更 取出监听ID的所有长轮询请求并一一响应处理
if (watchRequests.containsKey(id)) {
Collection<DeferredResult<String>> deferredResults = watchRequests.get(id);
for (DeferredResult<String> deferredResult : deferredResults) {
deferredResult.setResult("我更新了" + new Date());
}
}
return "success";
}
```
当请求超过设置的超时时间,会抛出`AsyncRequestTimeoutException`异常,这里直接用`@ControllerAdvice`全局捕获统一返回即可,前端获取约定好的状态码后再次发起长轮询请求,如此往复调用。
```kotlin
@ControllerAdvice
public class AsyncRequestTimeoutHandler {
@ResponseStatus(HttpStatus.NOT_MODIFIED)
@ResponseBody
@ExceptionHandler(AsyncRequestTimeoutException.class)
public String asyncRequestTimeoutHandler(AsyncRequestTimeout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异步请求超时");
return "304";
}
}
```
我们来测试一下,首先页面发起长轮询请求`/polling/watch/10086`监听消息更变,请求被挂起,不变更数据直至超时,再次发起了长轮询请求;紧接着手动变更数据`/polling/publish/10086`,长轮询得到响应,前端处理业务逻辑完成后再次发起请求,如此循环往复。
长轮询相比于短轮询在性能上提升了很多,但依然会产生较多的请求,这是它的一点不完美的地方。
### iframe 流
iframe 流就是在页面中插入一个隐藏的`<iframe>`标签,通过在`src`中请求消息数量 API 接口,由此在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创建一条长连接,服务端持续向`iframe`传输数据。
传输的数据通常是 HTML、或是内嵌的JavaScript 脚本,来达到实时更新页面的效果。
![iframe 流示意图](https://guide-blog-imag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github/javaguide/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1460000042192388.png)
这种方式实现简单,前端只要一个`<iframe>`标签搞定了
```html
<iframe src="/iframe/message" style="display:none"></iframe>
```
服务端直接组装 HTML、JS 脚本数据向 response 写入就行了
```java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iframe")
public class IframeController {
@GetMapping(path = "message")
public void message(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while (true) {
response.setHeader("Pragma", "no-cache");
response.setDateHeader("Expires", 0);
response.setHeader("Cache-Control", "no-cache,no-store");
response.setStatus(HttpServletResponse.SC_OK);
response.getWriter().prin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n" +
"pare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ck').innerHTML = \"" + count.get() + "\";" +
"pare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ount').innerHTML = \"" + count.get() + "\";" +
"</script>");
}
}
}
```
iframe 流的服务器开销很大而且IE、Chrome等浏览器一直会处于 loading 状态,图标会不停旋转,简直是强迫症杀手。
![iframe 流效果](https://guide-blog-imag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github/javaguide/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1460000042192389.png)
iframe 流非常不友好,强烈不推荐。
### SSE (我的方式)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服务端向客户端推送消息,其实除了可以用`WebSocket`这种耳熟能详的机制外,还有一种服务器发送事件(Server-Sent Events),简称 SSE。这是一种服务器端到客户端(浏览器)的单向消息推送。
SSE 基于 HTTP 协议的,我们知道一般意义上的 HTTP 协议是无法做到服务端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消息的,但 SSE 是个例外,它变换了一种思路。
![](https://guide-blog-imag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github/javaguide/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1460000042192390.png)
SSE 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打开一个单向通道,服务端响应的不再是一次性的数据包而是`text/event-stream`类型的数据流信息,在有数据变更时从服务器流式传输到客户端。
整体的实现思路有点类似于在线视频播放,视频流会连续不断的推送到浏览器,你也可以理解成,客户端在完成一次用时很长(网络不畅)的下载。
![SSE 示意图](https://guide-blog-imag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github/javaguide/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1460000042192391.png)
SSE 与 WebSocket 作用相似,都可以建立服务端与浏览器之间的通信,实现服务端向客户端推送消息,但还是有些许不同:
- SSE 是基于 HTTP 协议的它们不需要特殊的协议或服务器实现即可工作WebSocket 需单独服务器来处理协议。
- SSE 单向通信只能由服务端向客户端单向通信WebSocket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信息。
- SSE 实现简单开发成本低无需引入其他组件WebSocket 传输数据需做二次解析,开发门槛高一些。
- SSE 默认支持断线重连WebSocket 则需要自己实现。
- SSE 只能传送文本消息二进制数据需要经过编码后传送WebSocket 默认支持传送二进制数据。
**SSE 与 WebSocket 该如何选择?**
> 技术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哪个更合适
SSE 好像一直不被大家所熟知,一部分原因是出现了 WebSocket这个提供了更丰富的协议来执行双向、全双工通信。对于游戏、即时通信以及需要双向近乎实时更新的场景拥有双向通道更具吸引力。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从客户端发送数据。而你只需要一些服务器操作的更新。比如站内信、未读消息数、状态更新、股票行情、监控数量等场景SEE 不管是从实现的难易和成本上都更加有优势。此外SSE 具有 WebSocket 在设计上缺乏的多种功能,例如:自动重新连接、事件 ID 和发送任意事件的能力。
前端只需进行一次 HTTP 请求,带上唯一 ID打开事件流监听服务端推送的事件就可以了
```javascript
<script>
let source = null;
let userId = 7777
if (window.EventSource) {
// 建立连接
source = new EventSource('http://localhost:7777/sse/sub/'+userId);
setMessageInnerHTML("连接用户=" + userId);
/**
* 连接一旦建立就会触发open事件
* 另一种写法source.onopen = function (event) {}
*/
source.addEventListener('open', function (e) {
setMessageInnerHTML("建立连接。。。");
}, false);
/**
*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数据
* 另一种写法source.onmessage = function (event) {}
*/
source.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 (e) {
setMessageInnerHTML(e.data);
});
} else {
setMessageInnerHTML("你的浏览器不支持SSE");
}
</script>
```
服务端的实现更简单,创建一个`SseEmitter`对象放入`sseEmitterMap`进行管理
```java
private static Map<String, SseEmitter> sseEmitter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
* 创建连接
*/
public static SseEmitter connect(String userId) {
try {
// 设置超时时间0表示不过期。默认30秒
SseEmitter sseEmitter = new SseEmitter(0L);
// 注册回调
sseEmitter.onCompletion(completionCallBack(userId));
sseEmitter.onError(errorCallBack(userId));
sseEmitter.onTimeout(timeoutCallBack(userId));
sseEmitterMap.put(userId, sseEmitter);
count.getAndIncrement();
return sseEmitter;
} catch (Exception e) {
log.info("创建新的sse连接异常当前用户{}", userId);
}
return null;
}
/**
* 给指定用户发送消息
*/
public static void sendMessage(String userId, String message) {
if (sseEmitterMap.containsKey(userId)) {
try {
sseEmitterMap.get(userId).send(message);
} catch (IOException e) {
log.error("用户[{}]推送异常:{}", userId, e.getMessage());
removeUser(userId);
}
}
}
```
**注意:** SSE 不支持 IE 浏览器,对其他主流浏览器兼容性做的还不错。
![SSE 兼容性](https://guide-blog-imag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github/javaguide/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1460000042192393.png)
### Websocket
Websocket 应该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种实现消息推送的方式,上边我们在讲 SSE 的时候也和 Websocket 进行过比较。
是一种在 TCP 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协议,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渠道。浏览器和服务器仅需一次握手,两者之间就直接可以创建持久性的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Websocket 示意图](https://guide-blog-imag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github/javaguide/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1460000042192394.png)
SpringBoot 整合 Websocket先引入 Websocket 相关的工具包,和 SSE 相比额外的开发成本。
```xml
<!-- 引入websocket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socket</artifactId>
</dependency>
```
服务端使用`@ServerEndpoint`注解标注当前类为一个 WebSocket 服务器,客户端可以通过`ws://localhost:7777/webSocket/10086`来连接到 WebSocket 服务器端。
```java
@Component
@Slf4j
@ServerEndpoint("/websocket/{userId}")
public class WebSocketServer {
//与某个客户端的连接会话,需要通过它来给客户端发送数据
private Session session;
private static final CopyOnWriteArraySet<WebSocketServer> webSockets = new CopyOnWriteArraySet<>();
// 用来存在线连接数
private static final Map<String, Session> sessionPool = new HashMap<String, Session>();
/**
* 链接成功调用的方法
*/
@OnOpen
public void onOpen(Session session, @PathParam(value = "userId") String userId) {
try {
this.session = session;
webSockets.add(this);
sessionPool.put(userId, session);
log.info("websocket消息: 有新的连接,总数为:" + webSockets.size());
} catch (Exception e) {
}
}
/**
* 收到客户端消息后调用的方法
*/
@OnMessage
public void onMessage(String message) {
log.info("websocket消息: 收到客户端消息:" + message);
}
/**
* 此为单点消息
*/
public void sendOneMessage(String userId, String message) {
Session session = sessionPool.get(userId);
if (session != null && session.isOpen()) {
try {
log.info("websocket消: 单点消息:" + message);
session.getAsyncRemote().sendText(messag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前端初始化打开 WebSocket 连接,并监听连接状态,接收服务端数据或向服务端发送数据。
```javascript
<script>
var ws = new WebSocket('ws://localhost:7777/webSocket/10086');
// 获取连接状态
console.log('ws连接状态' + ws.readyState);
//监听是否连接成功
ws.onopen = function () {
console.log('ws连接状态' + ws.readyState);
//连接成功则发送一个数据
ws.send('test1');
}
// 接听服务器发回的信息并处理展示
ws.onmessage = 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消息:');
console.log(data);
//完成通信后关闭WebSocket连接
ws.close();
}
// 监听连接关闭事件
ws.onclose = function () {
// 监听整个过程中websocket的状态
console.log('ws连接状态' + ws.readyState);
}
// 监听并处理error事件
ws.onerror = function (error) {
console.log(error);
}
function sendMessage() {
var content = $("#message").val();
$.ajax({
url: '/socket/publish?userId=10086&message=' + content,
type: 'GET',
data: { "id": "7777", "content": content },
success: 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data)
}
})
}
</script>
```
页面初始化建立 WebSocket 连接,之后就可以进行双向通信了,效果还不错。
![](https://guide-blog-imag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github/javaguide/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1460000042192395.png)
### MQTT
**什么是 MQTT 协议?**
MQTT (Message Queue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的轻量级通讯协议通过订阅相应的主题来获取消息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中的一个标准传输协议。
该协议将消息的发布者publisher与订阅者subscriber进行分离因此可以在不可靠的网络环境中为远程连接的设备提供可靠的消息服务使用方式与传统的 MQ 有点类似。
![MQTT 协议示例](https://guide-blog-imag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github/javaguide/system-design/web-real-time-message-push/1460000022986325.png)
TCP 协议位于传输层MQTT 协议位于应用层MQTT 协议构建于 TCP/IP 协议上,也就是说只要支持 TCP/IP 协议栈的地方,都可以使用 MQTT 协议。
**为什么要用 MQTT 协议?**
MQTT 协议为什么在物联网IOT中如此受偏爱而不是其它协议比如我们更为熟悉的 HTTP 协议呢?
- 首先 HTTP 协议它是一种同步协议客户端请求后需要等待服务器的响应。而在物联网IOT环境中设备会很受制于环境的影响比如带宽低、网络延迟高、网络通信不稳定等显然异步消息协议更为适合 IOT 应用程序。
- HTTP 是单向的如果要获取消息客户端必须发起连接而在物联网IOT应用程序中设备或传感器往往都是客户端这意味着它们无法被动地接收来自网络的命令。
- 通常需要将一条命令或者消息发送到网络上的所有设备上。HTTP 要实现这样的功能不但很困难,而且成本极高。
具体的 MQTT 协议介绍和实践,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的两篇文章,里边写的也都很详细了。
- MQTT 协议的介绍:[我也没想到 SpringBoot + RabbitMQ 做智能家居,会这么简单](https://mp.weixin.qq.com/s/udFE6k9pPetIWsa6KeErrA)
- MQTT 实现消息推送:[未读消息(小红点),前端 与 RabbitMQ 实时消息推送实践,贼简单~](https://mp.weixin.qq.com/s/U-fUGr9i1MVa4PoVyiDFCg)
## 总结
> 以下内容为 JavaGuide 补充
| | 介绍 | 优点 | 缺点 |
| --------- | ------------------------------------------------------------ | ---------------------- | ---------------------------------------------------- |
| 短轮询 | 客户端定时向服务端发送请求,服务端直接返回响应数据(即使没有数据更新) | 简单、易理解、易实现 | 实时性太差,无效请求太多,频繁建立连接太耗费资源 |
| 长轮询 | 与短轮询不同是,长轮询接收到客户端请求之后等到有数据更新才返回请求 | 减少了无效请求 | 挂起请求会导致资源浪费 |
| iframe 流 | 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创建一条长连接,服务端持续向`iframe`传输数据。 | 简单、易理解、易实现 | 维护一个长连接会增加开销,效果太差(图标会不停旋转) |
| SSE | 一种服务器端到客户端(浏览器)的单向消息推送。 | 简单、易实现,功能丰富 | 不支持双向通信 |
| WebSocket | 除了最初建立连接时用 HTTP 协议,其他时候都是直接基于 TCP 协议进行通信的,可以实现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全双工通信。 | 性能高、开销小 | 对开发人员要求更高,实现相对复杂一些 |
| MQTT | 基于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的轻量级通讯协议通过订阅相应的主题来获取消息。 | 成熟稳定,轻量级 | 对开发人员要求更高,实现相对复杂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