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mirror of https://github.com/Snailclimb/JavaGuide synced 2025-08-01 16:28:03 +08:00

Compare commits

..

No commits in common. "1452df232dc76237b050e4ae13f66318583288ea" and "f537c8a3fc3b027a3efe67927be1909895feae76" have entirely different histories.

10 changed files with 83 additions and 94 deletions

View File

@ -132,40 +132,40 @@ HTTP 状态码用于描述 HTTP 请求的结果,比如 2xx 就代表请求被
### HTTP Header 中常见的字段有哪些?
| 请求头字段名 | 说明 | 示例 |
| :------------------ | :---------------------------------------------------------------------------------------------------------------------------------------------------------------------------- | :-------------------------------------------------------------------------------------- |
| Accept | 能够接受的回应内容类型Content-Types。 | Accept: text/plain |
| Accept-Charset | 能够接受的字符集 | Accept-Charset: utf-8 |
| Accept-Datetime | 能够接受的按照时间来表示的版本 | Accept-Datetime: Thu, 31 May 2007 20:35:00 GMT |
| Accept-Encoding | 能够接受的编码方式列表。参考 HTTP 压缩。 |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
| Accept-Language | 能够接受的回应内容的自然语言列表。 | Accept-Language: en-US |
| Authorization | 用于超文本传输协议的认证的认证信息 | Authorization: Basic QWxhZGRpbjpvcGVuIHNlc2FtZQ== |
| Cache-Control | 用来指定在这次的请求/响应链中的所有缓存机制 都必须 遵守的指令 | Cache-Control: no-cache |
| Connection | 该浏览器想要优先使用的连接类型 | Connection: keep-alive |
| Content-Length | 以八位字节数组8 位的字节)表示的请求体的长度 | Content-Length: 348 |
| Content-MD5 | 请求体的内容的二进制 MD5 散列值,以 Base64 编码的结果 | Content-MD5: Q2hlY2sgSW50ZWdyaXR5IQ== |
| Content-Type | 请求体的多媒体类型(用于 POST 和 PUT 请求中)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 Cookie | 之前由服务器通过 Set-Cookie下文详述发送的一个超文本传输协议 Cookie | Cookie: $Version=1; Skin=new; |
| Date | 发送该消息的日期和时间(按照 RFC 7231 中定义的"超文本传输协议日期"格式来发送) | Date: Tue, 15 Nov 1994 08:12:31 GMT |
| Expect | 表明客户端要求服务器做出特定的行为 | Expect: 100-continue |
| From | 发起此请求的用户的邮件地址 | From: [user@example.com](mailto:user@example.com) |
| Host | 服务器的域名(用于虚拟主机),以及服务器所监听的传输控制协议端口号。如果所请求的端口是对应的服务的标准端口,则端口号可被省略。 | Host: en.wikipedia.org |
| If-Match | 仅当客户端提供的实体与服务器上对应的实体相匹配时,才进行对应的操作。主要作用是用于像 PUT 这样的方法中,仅当从用户上次更新某个资源以来,该资源未被修改的情况下,才更新该资源。 | If-Match: "737060cd8c284d8af7ad3082f209582d" |
| If-Modified-Since | 允许服务器在请求的资源自指定的日期以来未被修改的情况下返回 `304 Not Modified` 状态码 | If-Modified-Since: Sat, 29 Oct 1994 19:43:31 GMT |
| If-None-Match | 允许服务器在请求的资源的 ETag 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返回 `304 Not Modified` 状态码 | If-None-Match: "737060cd8c284d8af7ad3082f209582d" |
| If-Range | 如果该实体未被修改过,则向我发送我所缺少的那一个或多个部分;否则,发送整个新的实体 | If-Range: "737060cd8c284d8af7ad3082f209582d" |
| If-Unmodified-Since | 仅当该实体自某个特定时间以来未被修改的情况下,才发送回应。 | If-Unmodified-Since: Sat, 29 Oct 1994 19:43:31 GMT |
| Max-Forwards | 限制该消息可被代理及网关转发的次数。 | Max-Forwards: 10 |
| Origin | 发起一个针对跨来源资源共享的请求。 | Origin: [http://www.example-social-network.com](http://www.example-social-network.com/) |
| Pragma | 与具体的实现相关,这些字段可能在请求/回应链中的任何时候产生多种效果。 | Pragma: no-cache |
| Proxy-Authorization | 用来向代理进行认证的认证信息。 | Proxy-Authorization: Basic QWxhZGRpbjpvcGVuIHNlc2FtZQ== |
| Range | 仅请求某个实体的一部分。字节偏移以 0 开始。参见字节服务。 | Range: bytes=500-999 |
| Referer | 表示浏览器所访问的前一个页面,正是那个页面上的某个链接将浏览器带到了当前所请求的这个页面。 | Referer: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
| TE | 浏览器预期接受的传输编码方式:可使用回应协议头 Transfer-Encoding 字段中的值; | TE: trailers, deflate |
| Upgrade | 要求服务器升级到另一个协议。 | Upgrade: HTTP/2.0, SHTTP/1.3, IRC/6.9, RTA/x11 |
| User-Agent | 浏览器的浏览器身份标识字符串 | User-Agent: Mozilla/5.0 (X11; Linux x86_64; rv:12.0) Gecko/20100101 Firefox/21.0 |
| Via | 向服务器告知,这个请求是由哪些代理发出的。 | Via: 1.0 fred, 1.1 example.com (Apache/1.1) |
| Warning | 一个一般性的警告,告知,在实体内容体中可能存在错误。 | Warning: 199 Miscellaneous warning |
| 请求头字段名 | 说明 | 示例 |
| :------------------ | :------------------------------------------------------------------------------------------------------------------------------------------------------------------------------ | :----------------------------------------------------------------------------------------- |
| Accept | 能够接受的回应内容类型Content-Types | Accept: text/plain |
| Accept-Charset | 能够接受的字符集 | Accept-Charset: utf-8 |
| Accept-Datetime | 能够接受的按照时间来表示的版本 | Accept-Datetime: Thu, 31 May 2007 20:35:00 GMT |
| Accept-Encoding | 能够接受的编码方式列表。参考 HTTP 压缩。 |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
| Accept-Language | 能够接受的回应内容的自然语言列表。 | Accept-Language: en-US |
| Authorization | 用于超文本传输协议的认证的认证信息 | Authorization: Basic QWxhZGRpbjpvcGVuIHNlc2FtZQ== |
| Cache-Control | 用来指定在这次的请求/响应链中的所有缓存机制 都必须 遵守的指令 | Cache-Control: no-cache |
| Connection | 该浏览器想要优先使用的连接类型 | Connection: keep-alive Connection: Upgrade |
| Content-Length | 以 八位字节数组 8 位的字节)表示的请求体的长度 | Content-Length: 348 |
| Content-MD5 | 请求体的内容的二进制 MD5 散列值,以 Base64 编码的结果 | Content-MD5: Q2hlY2sgSW50ZWdyaXR5IQ== |
| Content-Type | 请求体的 多媒体类型 (用于 POST 和 PUT 请求中)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 Cookie | 之前由服务器通过 Set- Cookie (下文详述)发送的一个 超文本传输协议 Cookie | Cookie: \$Version=1; Skin=new; |
| Date | 发送该消息的日期和时间(按照 RFC 7231 中定义的"超文本传输协议日期"格式来发送) | Date: Tue, 15 Nov 1994 08:12:31 GMT |
| Expect | 表明客户端要求服务器做出特定的行为 | Expect: 100-continue |
| From | 发起此请求的用户的邮件地址 | From: [user@example.com](mailto:user@example.com) |
| Host | 服务器的域名(用于虚拟主机 ),以及服务器所监听的传输控制协议端口号。如果所请求的端口是对应的服务的标准端口,则端口号可被省略。 | Host: en.wikipedia.org:80 |
| If-Match | 仅当客户端提供的实体与服务器上对应的实体相匹配时,才进行对应的操作。主要作用时,用作像 PUT 这样的方法中,仅当从用户上次更新某个资源以来,该资源未被修改的情况下,才更新该资源。 | If-Match: “737060cd8c284d8af7ad3082f209582d” |
| If-Modified-Since | 允许在对应的内容未被修改的情况下返回 304 未修改( 304 Not 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Sat, 29 Oct 1994 19:43:31 GMT |
| If-None-Match | 允许在对应的内容未被修改的情况下返回 304 未修改( 304 Not Modified | If-None-Match: “737060cd8c284d8af7ad3082f209582d” |
| If-Range | 如果该实体未被修改过,则向我发送我所缺少的那一个或多个部分;否则,发送整个新的实体 | If-Range: “737060cd8c284d8af7ad3082f209582d” |
| If-Unmodified-Since | 仅当该实体自某个特定时间已来未被修改的情况下,才发送回应。 | If-Unmodified-Since: Sat, 29 Oct 1994 19:43:31 GMT |
| Max-Forwards | 限制该消息可被代理及网关转发的次数。 | Max-Forwards: 10 |
| Origin | 发起一个针对 跨来源资源共享 的请求。 | Origin: [http://www.example-social-network.com](http://www.example-social-network.com/) |
| Pragma | 与具体的实现相关,这些字段可能在请求/回应链中的任何时候产生多种效果。 | Pragma: no-cache |
| Proxy-Authorization | 用来向代理进行认证的认证信息。 | Proxy-Authorization: Basic QWxhZGRpbjpvcGVuIHNlc2FtZQ== |
| Range | 仅请求某个实体的一部分。字节偏移以 0 开始。参见字节服务。 | Range: bytes=500-999 |
| Referer | 表示浏览器所访问的前一个页面,正是那个页面上的某个链接将浏览器带到了当前所请求的这个页面。 | Referer: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
| TE | 浏览器预期接受的传输编码方式:可使用回应协议头 Transfer-Encoding 字段中的值; | TE: trailers, deflate |
| Upgrade | 要求服务器升级到另一个协议。 | Upgrade: HTTP/2.0, SHTTP/1.3, IRC/6.9, RTA/x11 |
| User-Agent | 浏览器的浏览器身份标识字符串 | User-Agent: Mozilla/5.0 (X11; Linux x86_64; rv:12.0) Gecko/20100101 Firefox/21.0 |
| Via | 向服务器告知,这个请求是由哪些代理发出的。 | Via: 1.0 fred, 1.1 example.com (Apache/1.1) |
| Warning | 一个一般性的警告,告知,在实体内容体中可能存在错误。 | Warning: 199 Miscellaneous warning |
### HTTP 和 HTTPS 有什么区别?(重要)
@ -317,7 +317,7 @@ SSE 与 WebSocket 作用相似,都可以建立服务端与浏览器之间的
SSE 好像一直不被大家所熟知,一部分原因是出现了 WebSocket这个提供了更丰富的协议来执行双向、全双工通信。对于游戏、即时通信以及需要双向近乎实时更新的场景拥有双向通道更具吸引力。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从客户端发送数据。而你只需要一些服务器操作的更新。比如站内信、未读消息数、状态更新、股票行情、监控数量等场景SSE 不管是从实现的难易和成本上都更加有优势。此外SSE 具有 WebSocket 在设计上缺乏的多种功能,例如:自动重新连接、事件 ID 和发送任意事件的能力。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从客户端发送数据。而你只需要一些服务器操作的更新。比如站内信、未读消息数、状态更新、股票行情、监控数量等场景SEE 不管是从实现的难易和成本上都更加有优势。此外SSE 具有 WebSocket 在设计上缺乏的多种功能,例如:自动重新连接、事件 ID 和发送任意事件的能力。
## PING

View File

@ -66,7 +66,7 @@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是 Java 运行时环境。它是运行已编
也就是说JRE 是 Java 运行时环境,仅包含 Java 应用程序的运行时环境和必要的类库。而 JDK 则包含了 JRE同时还包括了 javac、javadoc、jdb、jconsole、javap 等工具,可以用于 Java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调试。如果需要进行 Java 编程工作,比如编写和编译 Java 程序、使用 Java API 文档等,就需要安装 JDK。而对于某些需要使用 Java 特性的应用程序,如 JSP 转换为 Java Servlet、使用反射等也需要 JDK 来编译和运行 Java 代码。因此,即使不打算进行 Java 应用程序的开发工作,也有可能需要安装 JDK。
![jdk-include-jre](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jdk-include-jre.png)
![JDK 包含 JRE](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jdk-include-jre.png)
不过,从 JDK 9 开始,就不需要区分 JDK 和 JRE 的关系了取而代之的是模块系统JDK 被重新组织成 94 个模块)+ [jlink](http://openjdk.java.net/jeps/282) 工具 (随 Java 9 一起发布的新命令行工具,用于生成自定义 Java 运行时映像,该映像仅包含给定应用程序所需的模块) 。并且,从 JDK 11 开始Oracle 不再提供单独的 JRE 下载。
@ -129,7 +129,7 @@ JDK 9 引入了一种新的编译模式 **AOT(Ahead of Time Compilation)** 。
**JIT 与 AOT 两者的关键指标对比**:
<img src="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jit-vs-aot.png" alt="JIT vs AOT" style="zoom: 25%;" />
![JIT vs AOT](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jit-vs-aot.png)
可以看出AOT 的主要优势在于启动时间、内存占用和打包体积。JIT 的主要优势在于具备更高的极限处理能力,可以降低请求的最大延迟。
@ -203,6 +203,8 @@ JDK 9 引入了一种新的编译模式 **AOT(Ahead of Time Compilation)** 。
Java 中的注释有三种:
![Java 注释类型总结](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java-annotation-types.png)
1. **单行注释**:通常用于解释方法内某单行代码的作用。
2. **多行注释**:通常用于解释一段代码的作用。
@ -299,6 +301,8 @@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Java 中有三种移位运算符:
![Java 移位运算符总结](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shift-operator.png)
- `<<` :左移运算符,向左移若干位,高位丢弃,低位补零。`x << n`,相当于 x 乘以 2 的 n 次方(不溢出的情况下)。
- `>>` :带符号右移,向右移若干位,高位补符号位,低位丢弃。正数高位补 0,负数高位补 1。`x >> n`,相当于 x 除以 2 的 n 次方。
- `>>>` :无符号右移,忽略符号位,空位都以 0 补齐。
@ -441,6 +445,8 @@ Java 中有 8 种基本数据类型,分别为:
### 基本类型和包装类型的区别?
![基本类型 vs 包装类型](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primitive-type-vs-packaging-type.png)
- **用途**:除了定义一些常量和局部变量之外,我们在其他地方比如方法参数、对象属性中很少会使用基本类型来定义变量。并且,包装类型可用于泛型,而基本类型不可以。
- **存储方式**:基本数据类型的局部变量存放在 Java 虚拟机栈中的局部变量表中,基本数据类型的成员变量(未被 `static` 修饰 )存放在 Java 虚拟机的堆中。包装类型属于对象类型,我们知道几乎所有对象实例都存在于堆中。
- **占用空间**:相比于包装类型(对象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占用的空间往往非常小。
@ -692,6 +698,8 @@ System.out.println(l + 1 == Long.MIN_VALUE); // true
### 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的区别?
![成员变量 vs 局部变量](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member-var-vs-local-var.png)
- **语法形式**:从语法形式上看,成员变量是属于类的,而局部变量是在代码块或方法中定义的变量或是方法的参数;成员变量可以被 `public`,`private`,`static` 等修饰符所修饰,而局部变量不能被访问控制修饰符及 `static` 所修饰;但是,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都能被 `final` 所修饰。
- **存储方式**:从变量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来看,如果成员变量是使用 `static` 修饰的,那么这个成员变量是属于类的,如果没有使用 `static` 修饰,这个成员变量是属于实例的。而对象存在于堆内存,局部变量则存在于栈内存。
- **生存时间**:从变量在内存中的生存时间上看,成员变量是对象的一部分,它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存在,而局部变量随着方法的调用而自动生成,随着方法的调用结束而消亡。

View File

@ -299,13 +299,13 @@ System.out.println(person1.getAddress() == person1Copy.getAddress());
我专门画了一张图来描述浅拷贝、深拷贝、引用拷贝:
![shallow&deep-copy](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shallow&deep-copy.png)
![浅拷贝、深拷贝、引用拷贝示意图](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shallow&deep-copy.png)
## Object
### Object 类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Object 类是一个特殊的类,是所有类的父类主要提供了以下 11 个方法:
Object 类是一个特殊的类,是所有类的父类。它主要提供了以下 11 个方法:
```java
/**

View File

@ -417,20 +417,21 @@ SPI 将服务接口和具体的服务实现分离开来,将服务调用方和
很多框架都使用了 Java 的 SPI 机制比如Spring 框架、数据库加载驱动、日志接口、以及 Dubbo 的扩展实现等等。
<img src="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spi/22e1830e0b0e4115a882751f6c417857tplv-k3u1fbpfcp-zoom-1.jpeg" style="zoom:50%;" />
![](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spi/22e1830e0b0e4115a882751f6c417857tplv-k3u1fbpfcp-zoom-1.jpeg)
### SPI 和 API 有什么区别?
**那 SPI 和 API 有啥区别?**
说到 SPI 就不得不说一下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了,从广义上来说它们都属于接口,而且很容易混淆。下面先用一张图说明一下:
说到 SPI 就不得不说一下 API 了,从广义上来说它们都属于接口,而且很容易混淆。下面先用一张图说明一下:
![SPI VS API](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spi-vs-api.png)
![](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spi/1ebd1df862c34880bc26b9d494535b3dtplv-k3u1fbpfcp-watermark.png)
一般模块之间都是通过接口进行通讯,因此我们在服务调用方和服务实现方(也称服务提供者)之间引入一个“接口”。
一般模块之间都是通过接口进行通讯,我们在服务调用方和服务实现方(也称服务提供者)之间引入一个“接口”。
- 当实现方提供了接口和实现,我们可以通过调用实现方的接口从而拥有实现方给我们提供的能力,这就是 **API**。这种情况下,接口和实现都是放在实现方的包中。调用方通过接口调用实现方的功能,而不需要关心具体的实现细节。
- 当接口存在于调用方这边时,这就是 **SPI ** 。由接口调用方确定接口规则,然后由不同的厂商根据这个规则对这个接口进行实现,从而提供服务。
当实现方提供了接口和实现,我们可以通过调用实现方的接口从而拥有实现方给我们提供的能力,这就是 API ,这种接口和实现都是放在实现方的。
当接口存在于调用方这边时,就是 SPI ,由接口调用方确定接口规则,然后由不同的厂商去根据这个规则对这个接口进行实现,从而提供服务。
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公司 H 是一家科技公司,新设计了一款芯片,然后现在需要量产了,而市面上有好几家芯片制造业公司,这个时候,只要 H 公司指定好了这芯片生产的标准(定义好了接口标准),那么这些合作的芯片公司(服务提供者)就按照标准交付自家特色的芯片(提供不同方案的实现,但是给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View File

@ -28,20 +28,21 @@ SPI 将服务接口和具体的服务实现分离开来,将服务调用方和
很多框架都使用了 Java 的 SPI 机制比如Spring 框架、数据库加载驱动、日志接口、以及 Dubbo 的扩展实现等等。
<img src="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spi/22e1830e0b0e4115a882751f6c417857tplv-k3u1fbpfcp-zoom-1.jpeg" style="zoom:50%;" />
![](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spi/22e1830e0b0e4115a882751f6c417857tplv-k3u1fbpfcp-zoom-1.jpeg)
### SPI 和 API 有什么区别?
**那 SPI 和 API 有啥区别?**
说到 SPI 就不得不说一下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了,从广义上来说它们都属于接口,而且很容易混淆。下面先用一张图说明一下:
说到 SPI 就不得不说一下 API 了,从广义上来说它们都属于接口,而且很容易混淆。下面先用一张图说明一下:
![SPI VS API](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spi-vs-api.png)
![](https://oss.javaguide.cn/github/javaguide/java/basis/spi/1ebd1df862c34880bc26b9d494535b3dtplv-k3u1fbpfcp-watermark.png)
一般模块之间都是通过接口进行通讯,因此我们在服务调用方和服务实现方(也称服务提供者)之间引入一个“接口”。
一般模块之间都是通过接口进行通讯,我们在服务调用方和服务实现方(也称服务提供者)之间引入一个“接口”。
- 当实现方提供了接口和实现,我们可以通过调用实现方的接口从而拥有实现方给我们提供的能力,这就是 **API**。这种情况下,接口和实现都是放在实现方的包中。调用方通过接口调用实现方的功能,而不需要关心具体的实现细节。
- 当接口存在于调用方这边时,这就是 **SPI ** 。由接口调用方确定接口规则,然后由不同的厂商根据这个规则对这个接口进行实现,从而提供服务。
当实现方提供了接口和实现,我们可以通过调用实现方的接口从而拥有实现方给我们提供的能力,这就是 API ,这种接口和实现都是放在实现方的。
当接口存在于调用方这边时,就是 SPI ,由接口调用方确定接口规则,然后由不同的厂商去根据这个规则对这个接口进行实现,从而提供服务。
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公司 H 是一家科技公司,新设计了一款芯片,然后现在需要量产了,而市面上有好几家芯片制造业公司,这个时候,只要 H 公司指定好了这芯片生产的标准(定义好了接口标准),那么这些合作的芯片公司(服务提供者)就按照标准交付自家特色的芯片(提供不同方案的实现,但是给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View File

@ -534,7 +534,7 @@ Finished all threads // 任务全部执行完了才会跳出来因为executo
#### `Runnable` vs `Callable`
`Runnable`自 Java 1.0 以来一直存在,但`Callable`仅在 Java 1.5 中引入,目的就是为了来处理`Runnable`不支持的用例。`Runnable` 接口不会返回结果或抛出检查异常,但是 `Callable` 接口可以。所以,如果任务不需要返回结果或抛出异常推荐使用 `Runnable` 接口,这样代码看起来会更加简洁。
`Runnable`自 Java 1.0 以来一直存在,但`Callable`仅在 Java 1.5 中引入,目的就是为了来处理`Runnable`不支持的用例。**`Runnable` 接口**不会返回结果或抛出检查异常,但是 **`Callable` 接口**可以。所以,如果任务不需要返回结果或抛出异常推荐使用 **`Runnable` 接口**,这样代码看起来会更加简洁。
工具类 `Executors` 可以实现将 `Runnable` 对象转换成 `Callable` 对象。(`Executors.callable(Runnable task)``Executors.callable(Runnable task, Object result)`)。
@ -567,15 +567,14 @@ public interface Callable<V> {
#### `execute()` vs `submit()`
`execute()``submit()`是两种提交任务到线程池的方法,有一些区别:
- `execute()`方法用于提交不需要返回值的任务,所以无法判断任务是否被线程池执行成功与否;
- `submit()`方法用于提交需要返回值的任务。线程池会返回一个 `Future` 类型的对象,通过这个 `Future` 对象可以判断任务是否执行成功,并且可以通过 `Future``get()`方法来获取返回值,`get()`方法会阻塞当前线程直到任务完成,而使用 `getlong timeoutTimeUnit unit`方法的话,如果在 `timeout` 时间内任务还没有执行完,就会抛出 `java.util.concurrent.TimeoutException`
- **返回值**`execute()` 方法用于提交不需要返回值的任务。通常用于执行 `Runnable` 任务,无法判断任务是否被线程池成功执行。`submit()` 方法用于提交需要返回值的任务。可以提交 `Runnable``Callable` 任务。`submit()` 方法返回一个 `Future` 对象,通过这个 `Future` 对象可以判断任务是否执行成功,并获取任务的返回值(`get()`方法会阻塞当前线程直到任务完成, `getlong timeoutTimeUnit unit`多了一个超时时间,如果在 `timeout` 时间内任务还没有执行完,就会抛出 `java.util.concurrent.TimeoutException`)。
- **异常处理**:在使用 `submit()` 方法时,可以通过 `Future` 对象处理任务执行过程中抛出的异常;而在使用 `execute()` 方法时,异常处理需要通过自定义的 `ThreadFactory` (在线程工厂创建线程的时候设置`UncaughtExceptionHandler`对象来 处理异常)或 `ThreadPoolExecutor``afterExecute()` 方法来处理
这里只是为了演示使用,推荐使用 `ThreadPoolExecutor` 构造方法来创建线程池。
示例 1使用 `get()`方法获取返回值。
```java
// 这里只是为了演示使用,推荐使用 `ThreadPoolExecutor` 构造方法来创建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3);
Future<String> submit = executorService.submit(() -> {

View File

@ -595,7 +595,7 @@ System.out.println(String.format("parallel sort took: %d ms", millis));
```java
1000000
parallel sort took: 475 ms//行排序所用的时间
parallel sort took: 475 ms//行排序所用的时间
```
上面两个代码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并行版的快了 50% 左右,唯一需要做的改动就是将 `stream()` 改为`parallelStream()`

View File

@ -19,10 +19,6 @@ icon: codelibrary-fill
## 文档处理
### 文档解析
- [Tika](https://github.com/apache/tika)Apache Tika 工具包能够检测并提取来自超过一千种不同文件类型(如 PPT、XLS 和 PDF的元数据和文本内容。
### Excel
- [easyexcel](https://github.com/alibaba/easyexcel) :快速、简单避免 OOM 的 Java 处理 Excel 工具。
@ -42,8 +38,8 @@ icon: codelibrary-fill
- [x-easypdf](https://gitee.com/dromara/x-easypdf):一个用搭积木的方式构建 PDF 的框架(基于 pdfbox/fop支持 PDF 导出和编辑。
- [pdfbox](https://github.com/apache/pdfbox) :用于处理 PDF 文档的开放源码 Java 工具。该项目允许创建新的 PDF 文档、对现有文档进行操作以及从文档中提取内容。PDFBox 还包括几个命令行实用程序。PDFBox 是在 Apache 2.0 版许可下发布的。
- [OpenPDF](https://github.com/LibrePDF/OpenPDF)OpenPDF 是一个免费的 Java 库,用于使用 LGPL 和 MPL 开源许可创建和编辑 PDF 文件。OpenPDF 基于 iText 的一个分支。
- [itext7](https://github.com/itext/itext7)一个用于创建、编辑和增强 PDF 文档的 Java 库
- [FOP](https://xmlgraphics.apache.org/fop/) : Apache FOP 用于将 XSL-FO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 Formatting Objects格式化对象转换为多种输出格式最常见的是 PDF。
- [itext7](https://github.com/itext/itext7)iText 7 代表了想要利用利用好 PDF 的开发人员的更高级别的 sdk。iText 7 配备了更好的文档引擎、高级和低级编程功能以及创建、编辑和增强 PDF 文档的能力,几乎对每个工作流都有好处
- [FOP](https://xmlgraphics.apache.org/fop/) :Apache FOP 项目的主要的输出目标是 PDF。
## 图片处理

View File

@ -5,11 +5,15 @@ tag:
- 安全
---
校招面试中,遇到大部分的候选者认证登录这块用的都是 JWT。提问 JWT 的概念性问题以及使用 JWT 的原因,基本都能回答一些,但当问到 JWT 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时,只有一小部分候选者回答的还可以。
在 [JWT 基本概念详解](https://javaguide.cn/system-design/security/jwt-intro.html)这篇文章中,我介绍了:
JWT 不是银弹,也有很多缺陷,很多时候并不是最优的选择。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JWT 身份认证的优缺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来看看为什么很多人不再推荐使用 JWT 了。
- 什么是 JWT?
- JWT 由哪些部分组成?
- 如何基于 JWT 进行身份验证?
- JWT 如何防止 Token 被篡改?
- 如何加强 JWT 的安全性?
关于 JWT 的基本概念介绍请看我写的这篇文章: [JWT 基本概念详解](https://javaguide.cn/system-design/security/jwt-intro.html)。
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JWT 身份认证的优缺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 JWT 的优势
@ -166,35 +170,15 @@ JWT 认证的话,我们应该如何解决续签问题呢?查阅了很多资
- 重新请求获取 JWT 的过程中会有短暂 JWT 不可用的情况(可以通过在客户端设置定时器,当 accessJWT 快过期的时候,提前去通过 refreshJWT 获取新的 accessJWT;
- 存在安全问题,只要拿到了未过期的 refreshJWT 就一直可以获取到 accessJWT。不过由于 refreshJWT 只用来获取 accessJWT不容易被泄露。
### JWT 体积太大
JWT 结构复杂Header、Payload 和 Signature包含了更多额外的信息还需要进行 Base64Url 编码,这会使得 JWT 体积较大,增加了网络传输的开销。
JWT 组成:
![JWT 组成](https://oss.javaguide.cn/javaguide/system-design/jwt/jwt-composition.png)
JWT 示例:
```plain
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
eyJzdWIiOiIxMjM0NTY3ODkwIiwibmFtZSI6IkpvaG4gRG9lIiwiaWF0IjoxNTE2MjM5MDIyfQ.
SflKxwRJSMeKKF2QT4fwpMeJf36POk6yJV_adQssw5c
```
解决办法:
- 尽量减少 JWT Payload载荷中的信息只保留必要的用户和权限信息。
- 在传输 JWT 之前,使用压缩算法(如 GZIP对 JWT 进行压缩以减少体积。
-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传统的 Token 可能更合适。传统的 Token 通常只是一个唯一标识符,对应的信息(例如用户 ID、Token 过期时间、权限信息)存储在服务端,通常会通过 Redis 保存。
## 总结
JWT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优势是无状态,但实际上,我们想要在实际项目中合理使用 JWT 做认证登录的话,也还是需要保存 JWT 信息。
JWT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优势是无状态,但实际上,我们想要在实际项目中合理使用 JWT 的话,也还是需要保存 JWT 信息。
JWT 也不是银弹,也有很多缺陷,具体是选择 JWT 还是 Session 方案还是要看项目的具体需求。万万不可尬吹 JWT而看不起其他身份认证方案。
另外,不用 JWT 直接使用普通的 Token(随机生成的 ID不包含具体的信息) 结合 Redis 来做身份认证也是可以的。
另外,不用 JWT 直接使用普通的 Token(随机生成,不包含具体的信息) 结合 Redis 来做身份认证也是可以的。我在 [「优质开源项目推荐」](https://javaguide.cn/open-source-project/)的第 8 期推荐过的 [Sa-Token](https://github.com/dromara/sa-token) 这个项目是一个比较完善的 基于 JWT 的身份认证解决方案,支持自动续签、踢人下线、账号封禁、同端互斥登录等功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https://oss.javaguide.cn/javaguide/system-design/jwt/image-20220609170714725.png)
## 参考

View File

@ -25,13 +25,13 @@ JWT 自身包含了身份验证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因此,我们的服
## JWT 由哪些部分组成?
![JWT 组成](https://oss.javaguide.cn/javaguide/system-design/jwt/jwt-composition.png)
![此图片来源于https://supertokens.com/blog/oauth-vs-jwt](https://oss.javaguide.cn/javaguide/system-design/jwt/jwt-composition.png)
JWT 本质上就是一组字串,通过(`.`)切分成三个为 Base64 编码的部分:
- **Header(头部)** : 描述 JWT 的元数据,定义了生成签名的算法以及 `Token` 的类型。Header 被 Base64Url 编码后成为 JWT 的第一部分。
- **Payload(载荷)** : 用来存放实际需要传递的数据包含声明Claims`sub`subject主题`jti`JWT ID。Payload 被 Base64Url 编码后成为 JWT 的第二部分。
- **Signature签名**:服务器通过 Payload、Header 和一个密钥(Secret)使用 Header 里面指定的签名算法(默认是 HMAC SHA256生成。生成的签名会成为 JWT 的第三部分。
- **Header** : 描述 JWT 的元数据,定义了生成签名的算法以及 `Token` 的类型。
- **Payload** : 用来存放实际需要传递的数据
- **Signature签名**:服务器通过 Payload、Header 和一个密钥(Secret)使用 Header 里面指定的签名算法(默认是 HMAC SHA256生成。
JWT 通常是这样的:`xxxxx.yyyyy.zzzzz`